世界观特辑
(一) 引子
《长月烬明》是我们与獭獭影视合作的第二部作品了,有了前面《皓衣行》的经验,我们的合作更加紧密和顺畅。
制片人、世界观团队和编剧是参与IP孵化前期探讨的核心,在好莱坞也是制片人+艺术指导+编剧作为前期项目孵化的核心团队。
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原著分析:
(二) 原著分析
大家都知道,世界观是故事的底层逻辑和舞台环境,而原著就是世界观的设计锚点。
所以我们第一要做的,就是先对原著进行分析和解读。
在解析原著的过程,就好像一个侦破片,把各个埋藏在文字中的线索找出来,整理,统一逻辑,做设定,然后用这些编织成一个完成的世界观体系,这就是创作的根脉了。
原著中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关键设定:一是苏苏的穿越回五百年前救世;二是灭魂珠泪;三是无情道;四是同悲道;五是先知的玄武神;六是魔神的不灭邪骨;七是般若浮生……
原著中反派魔神,从头到尾是个坏人,那么这个魔神是怎么来的?为何这么坏?我们不能说就是天生坏,这不是童话故事。不死不灭的魔神会是什么?是创世神吗?
这些拼图如何拼在一起?
这就是世界观推演的开始……
(三) 世界观推演
一、 文学推演
我们先从灭世法阵“同悲道”的“同悲”切入,何为同悲?佛教中有个词叫“同体大悲”,这是佛家的菩萨境界,菩萨之悲心,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。那么原著毁灭世间的同悲道,就是众生苦难的同感。
到这里,制片人王老师推论出魔神是由创世的苦痛化成,这是创世的代价,魔神先天要承载所有痛苦、悲伤,末法时代超过魔神承载阈值。
再由此我们推导出“时间之轮”,在末法时代对于魔神的影响,所以魔神以降维的方式进入到这个世界,来开启同悲道法阵,毁灭世界,反创世,他的悲伤和苦痛也就一并清除归于“无”了,这是了尘缘。
所以从这里我们确定了两个世界观基本锚点:
一是形而上层面:我们以佛家思想作为世界观思想逻辑,这就是我们的梦境和现实,及中间的“空”;
二是形而下层面:横向以混沌魔域和有生世界为对立;纵向以创世到末法时代和相对时空观为推演。
所以,世界是这样被推演创造出来的:
最初只有“空”——因果未明,在大空中,诞生“梦”,这个梦境就是般若浮生,梦中孕育幻化出无数的缘起缘灭。
古神是最初的缘起、光华,以此力量从般若浮生中创造万事万物(天神在神域,协助管理三界;人类、禽兽、草木皆在人间;生灵死后进入幽冥)
因为古神创世,魔神相应出现,类似光出现后,必然有影,魔神是创世苦痛,他的诞生不由自己决定,它代表永生的痛苦,被万物及自己排斥,寻求覆灭,寻求解脱。
古神为阻止魔神,保护世间一切的存在,于是以自身化为天地二脉,并以此创建九重天穹结界,保护有生世界,将魔神永远隔绝在三界之外。
古神化为九重天穹结界,将守护三界的使命交给十二个孩子,他们被世人称为十二主神。十二主神掌管三界十二种基本力量,这些力量,上随诸天星耀流为天脉,下随山川河流转为地脉,以天柱联通。
这就是形成了完成的世界观基础模型:以天柱为轴,基座是人间和仙界组成人间界;向上是上倾神域,然后是灵台,灵台之上是九重天穹,九重天外是混沌虚空,也就是魔神本体所在;天柱基座向下是幽冥川……
此模型是参考中国古代“浑天说”的宇宙物理模型。
但这还不是世界观的全部,世界观除了物理模型,还有观念、观点等形而上的思想模型,两者共同组成了世界观。
前面说创世的梦境就是“般若浮生”,梦中孕育幻化出万事万物、缘起缘灭。其中孕育幻化了无数现实和世界发生,但其也能改变现实和世界发生。金刚经中说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何为真实梦幻?何为过去未来?
般若浮生中不遵循因果律,梦境万事万物“互为因果”,类似量子叠加态,当体验者进入梦中,则现实因梦境而会改变,包括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命运。
所以般若浮生为世界观的“理念轴”。是一切因的开始也是一切果的结束!是创世也是灭世的轮回。
而这个轮回,也与西方的衔尾蛇不同。佛教的轮回是同心圆,是业力关联的不同命运,就像是水面的涟漪:不断重复但每次都不同……
这都是非常有趣的,是之前所有仙侠剧里没有触及到的。
然后花田概念(白马无界)文学部、美学部两个部门分开推进:文学部小伙伴们开始写世界书框架和专题部分。从世界气质,世界基础(规则,能量)到创世设计,世界构成(三界六域),到专题方案:大到文化参考系专题,同悲道&世界末日专题,法术专题……小到礼仪专题,情丝专题,穿越般若浮生视觉专题,无一不在构思和设计范围内。
这其中最烧脑的就是万年前神魔“天柱大战”那个专题。
二、 美学推演
那么再说说美学方面,美学是在世界观理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:
我们要创造的,是以“佛教哲学的‘时间之维’为里;以‘敦煌美学’为表”的独有的仙侠世界观。
1. 里:时间之维
我们以佛教的般若浮生为世界的“理念轴”;在美学气质上围绕此,我们的艺术指导韩瀚提出以佛教的“摩灭”和杜尚提出的“虚薄”的概念,展现《长月烬明》这具有“佛教时间观”的哲学思想。
首先,在佛教时间观中存在“轮回”(samsara)思想,生死反复,时间被认为是无限的循环。但每一次轮回都是重演。
沩山禅师百年之后,会到山下去做一头水牯牛。
因此我们不能以“衔尾蛇”式的时间观理解这种循环,而是每一次轮回就像一个个同心圆,就像涟漪。
剥开故事和人物,剧本核心的特色在于时间结构:五百年前,五百年后,万年前,万年后,都是互为因果。
因此所涉及的美学概念,我们以时间维度为出发点,重新定义“时间之维”的东方美学。
我简单说三个美学概念:磐石劫、摩灭、虚薄
磐石劫:印度人以天女天衣轻抚磐石作为度量时间的方法;
摩灭:“摩灭”就是形容天女的薄纱对磐石的轻抚,人无法察觉但又真实存在的变化,就像时间对于万物的侵蚀;
时间,消磨一切,也带来美。
虚薄:是杜尚提出的美学概念,发表于死后公开的笔记中。意指”比薄更薄”它是时间的厚度,是刹那与刹那之间微妙的”间性”。它是印度人形象化为天女拂过磐石的薄衣,它是时间的切片,也是时间的余像。
当我们看到这一切,最后留在心里的情绪,也被时间无限的细分和摩灭,就是惘然。
惘然是历经千劫百难,再回首追忆华年,一片迷茫中透露的伤感,空有难辨,似有所得,若有所失,不知所措,空无所有,只剩一声叹息。
这也成为我们全剧的情绪气质。
2. 表:敦煌之美
针对《长月烬明》想要做到的浓烈的色彩元素,我们和黄薇老师分别进行了敦煌美学的研究,黄薇老师还亲自带队去敦煌考察,所以她最后呈现出的服装美学真是无比惊艳!
我们针对敦煌美学做了专项的探索工作:
《长月烬明》创作借鉴敦煌美学的体系,着重在描写神的形象,神的活动,神与人的关系。尤其是用来塑造摆脱了中原神话传统礼教束缚的十二神,美学风格上更加神圣而独特,极具浓烈神性。
在形态上,我们塑造的敦煌风十二神着眼“舞动感”,形体和衣裙都具有律动,更加的飞舞灵动,随时都在舞乐之中;
色彩上,在继承传统国画赋色规律上,更强调敦煌色彩的灿烂。色彩强调装饰美,不过分追求色彩的真实感,在复杂的色彩中,精心设计了对比、衬托以及叠晕,使色彩交光互影,相得益彰。
我们抓住敦煌美学三个特征:
一、晕染法。
晕染法是敦煌色彩表现立体感的重要方法,是西方凹凸法融合了中国画传统晕染法中,兼具了装饰性和立体感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人物形象。
二、随类赋彩。
我们从敦煌色彩中学习到的,以情赋彩,随意着色,主观意向性的色彩还具有象征意义,赋色浓烈又不失端庄,这是我们十二神神性的体现。
三、高雅华贵的神性。
以金色,红色为主调,以白色辅助的象征性衬托出辉煌大气,尊贵典雅的天国神圣的宗教气氛。而作为本剧的十二神,也以此突出其华贵神性。
敦煌色主要用在神界,《长月烬明》的神仙不是素雅的白衣飘飘,而是传统意义上的神和仙,就像《洛神赋》中的神仙,让人不自觉进入一个神圣超脱的神国世界。
在环境和建筑方面的研究:
我们尝试以敦煌色系配色,融合魏晋时期清雅建筑特征,再结合艺术家袁赟的中式抽象图形元素,推演了一系列的神域设计创新
神域宫殿内推演:
神域建筑
第一版推演:敦煌配色及基本建筑形制
第二版推演:加入袁赟抽象图形作为小结构
第三版推演:进一步用袁赟的抽象图形增加奇幻度
单体效果图:加入彩云环境和特效
最后是我们的大美术指导骆驼老师,以更加华丽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三、 世界观构成
然后就是美学的落地部分,以概念设计、专题方案及故事版方式呈现:
1. 般若浮生:
虚薄到无厚的两个人生轨迹,是梦境和现实的距离,看似相同但完全不一样的人物与命运之间的张力。
“梦和现实之间到底有多少距离呢?”
般若浮生是万年前的涟漪,是另一个时空的命运,但同样也是这一世的命运羁绊,般若浮生中,众人得到启示和点化,命运也发生了改变,就像从命运女神那里出来一样,万年前后的命运丝线牵扯在了一起,因果异位,促成最终的命运结局。
万年前·蚌族公主救战神冥夜,被弱水烧灼的千疮百孔:
五百年前·苏苏神髓换邪骨:
五百年后·苏苏成女神,与魔神在天空相望:
2. 上倾神域:
万年前倒塌的神域与万年后的遗迹之间,相似又不同的存在,中间隔着万年的岁月:每一块废墟都体现着时间之残酷的美。
- 万年前的神域:
倒流云,依托背后巨大的天柱建造而成的天空之城,无数雕像宫阙林立,巍峨的日神宫象征光明。神魔大战后,三足金乌雕像最后坠落人间,成为景国的图腾。
- 神域废墟:
半边是完好的上倾宫诸地,有的依然宝气玲珑,有的已是断壁残垣。另外半边为坍塌的旧天柱,砸在云海之中,朦朦胧胧,苍莽劲古,在云中翘起于是山峰。灵台倒塌后,神力消失,化成实体,漂浮在上倾神域上空,如同一个幽灵。
- 星汉之桥&废墟迷宫:
上古神魔大战魔神怒撞天柱,天柱倾塌划破天穹,残留痕迹成为银河。天柱倒塌砸毁大部分上倾神域,形成的遗迹,仿如迷宫一般。
3. 灵台:
天地神柱之顶,好似“万神殿”一般,为天脉枢纽,以星辰轮转度量时间,形成曼陀罗的变化,是天道的运行。灵台周围星云五行围绕,云层中光线穿过,投出十二神的法相虚影,代行天道。
4. 天柱:
支撑天地的宇宙轴。从创始之初,经历无数的磐石劫的时间,十二神一直用天柱和灵台来维系这个有生世界的运转。直到万年前神魔大战,魔神以法体撞断旧天柱,九神以自身献祭重塑天柱,旧天柱倒塌,形成世间新秩序,以九神法身灵力所幻化的新天柱形成,成为支撑有生世界新的宇宙轴。
从没有人设计出过天柱。这介于现实与神话的存在,如何在人间能够成立?既真实,又超现实?如何能体现宇宙轴的力量?
我们把地水火风四大和五蕴都做到了天柱上,天柱的能量一直在流转,下端为实,上端为虚,最后凝聚在九重天边,形成虚幻的象征天道运转的灵台。
二神遥看天柱
5. 须弥座:
天柱的基座是曼陀罗法阵的须弥座,也是地脉所在。
万年前大战天柱倒塌,须弥座下沉,形成了如今的天池水底:
水上部分是天池:
天池畔,繁花似锦,远远的还能看到倾倒的天柱,如今是人间的仙山长泽山,上面是仙门衡阳宗。
6. 仙门:
上万年前,神魔大战后,上清神域崩毁,战神冥夜遣散神域遗裔,各自下界,始为仙门之祖,秉承古神遗志,守护苍生,预防魔神再起。
所以仙门都是在坍塌到人间的天柱或神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,因为这里灵力充沛。
长泽山·衡阳宗:
不照山·逍遥宗:
7. 人间:
在坠落人间的神域废墟雕像基础上,以此为图腾,人族聚拢,最后形成了国家,最大的两个就是景国和盛国。
景国:日神宫的三足金乌雕像坠落人间而形成了景国。
盛国:月神宫的月轮雕像坠落人间而形成了盛国。
处处都有时间的痕迹,这变迁,如一岁枯荣。
8. 荒渊:
佛教圆相的概念,是无限接近空无的存在。我们用此抽象符号设计了荒渊。
万年前大战,初凰稷泽二神联手发动时空法术,将原本的魔域高山摧毁,坍缩成无限的深渊,是时间和空间的牢笼,在这里时空都被禁锢。永远接近死亡的过程。
再看看封印在荒渊中的魔宫:
被困在了时间和空间的缝隙中,如同跌入黑洞,里面的魔宫停留在无限破溃的刹那,里面的人也停留在无限死亡的刹那,但永远没有结果,不生不死,不灭不存。
9. 稷泽神庙:
最能体现时间之维美学的设计就是稷泽神庙了!
时间之神稽泽镇守荒渊,树洞变成了他的神庙。我们的灵感来自于佛教修行中的“树龛罗汉”:就是高僧坐于枯树中修行,不吃不喝不动,枯树不生不死,高僧也不生不死;时间的摩灭让枯树如同石头,让高僧如同枯木,你也不知道在哪个瞬间枯树就真的变成了石头,同样你也不知道在哪个瞬间高僧就真的与枯树一样死去……
我们在神庙的概念设计图中可以看到:从树龛中有一缕神光,被神光照射到的枯树变成了尘埃,没有被神光照到的枯树竟发出新芽。
时间,生死,在这里被无限切分,被互为因果,这就是时间之美的体现之一。
10. 魔宫:
荒渊的核心,无底深渊之下。怪石嶙峋,空中漂浮着被时空神力扭曲的建筑:
魔域原本是以魔宫为核心的一座高山而形成的领地,类似奥林匹斯山,魔宫由七十二根高大魔柱所构成(所罗门王的七十二神柱),万年前神魔大战,为初凰、稷泽以时空神力将高山坍缩为无底深渊。魔域是荒渊最底层魔气浓重,到处可见被时空力量扭曲、解离的魔宫残骸。
万年前的魔宫:
魔神王座:也是发动同悲道的法阵,万年前被打入荒渊,封印在时空法阵中。
11. 弱水·夷月族:
夷月族是一个知晓秘密(与一代魔神签订契约,将在自己的族群里诞生二代魔神)的族群。同时,夷月族诞生之初,就是守护弱水-幽冥川门户的族群,某种意义上死亡国都的看守者。
每到十二月齐聚,冥月才升起,映照在弱水之上,而进入幽冥川的通道才会被开启:
12. 幽冥川:
弱水之下,通过冥月进入,是为幽冥川,传说中众生的幽冥在此聚集。倒塌的天柱横亘
在暗夜中。
四、 天柱大战专题:
我们和总制片人一起设计了万年前的神魔大战,就是围绕着守护天柱和魔神要摧毁天柱设计的。这是群像战斗场次,几乎正反两派所有的角色都出场了,交战双方实力对比如何?战斗中如何调度如何配合攻守?如何达成战略目标……一切都需要详细的沙盘推演和设计,才能让一场大战打的激烈而又富于变化,刺激又有意思。
大家能看到从作战目标,到战略阶段的攻防展开,从宇神和宙神的突袭魔域为战争起点,到撤退失误引来魔神追击,接着争夺邪骨,到初凰牺牲,然后天柱顶端灵台九神降下九耀天罡阵,到魔神推导天柱战斗逆转,再到魍之主反水刺杀魔神,到最后众神献祭,冥夜化应龙本体摧毁魔神……
而这场传说中毁天灭地的大战的结果,也影响了一万年后的世界:譬如倒塌的天柱形成了万年后的长泽山,在山上建立了衡阳宗、为守护天柱众神也都陨落,创世十二神除了宇神初凰在大战死去,宙神稷泽永驻荒渊镇守魔宫,其他神都献祭化为新天柱,维系了这个世界的存在;而神魔大战中时间之神和空间之神合力发动的时空法术,也直接制造了荒渊,将魔宫永久封印在了其中……
这一切都是故事的根脉,前后不仅在空间上相互紧密关联,在时间上更是前后紧密关联,逻辑非常复杂。
战斗推演图:
战斗推演图:
即使是最著名的天柱大战,我们也是耗费了一个月时间设计大战的全流程:出战双方战力对比,战斗的各个阶段,有围攻,有诱敌,有掩护……光战局的反转就有三四番,全部神族和魔族出站的群像戏,可谓惊心动魄,赤地千里。这些真是全新的艰巨挑战,不亚于《指环王》的中土之战的设计。
中间魔神也祭出了他的灭世三魔器:洗髓印,斩天剑,屠神弩。
三魔器本来就是初代魔神身体的一部分,分别是魔神的眼睛,身体,手臂所幻化而成。三魔器和神器一样,具有不可思议的天地力量,是法则一般的存在。
着重说说屠神弩:
屠神弩是魔神的眼睛所化,群体攻击法器,锁定敌人后倒因为果。
设计屠神弩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奥丁的著名的永恒之枪“冈格尼尔”:“一被锁定就一定会命中目标!”作为魔神,他的力量是藐视宇宙的,所以他的武器一定是这样逆天的才行。
于是我们以降魔杵为原型,以十字弩为结构参考,设计了逆天魔器屠神弩。我们一开始也设计了通常的两臂弩,不是很有气势;也涉及了八臂弩,看起来像雨伞;最后还是以“生”“老”“病”“死”“怨憎会”“爱别离”这基本六大苦为弩臂,发射人间至暗的悲伤。
屠神弩设计图:巨大的屠神弩如同星际战舰,出现在天空无比震撼。
五百年后屠神弩屠戮仙门时候的震撼画面:
战神冥夜化为应龙,集众生之力于战戟之上对魔神发出致命一击:
同悲道:
同悲道是魔神毁灭天地的一个大法术,他以九星连珠为契机,魔修妖魔等献祭,开启魔宫王座的法阵,九星连珠,日蚀出现,天空变黑。幽冥川一侧,冥月同样被九星连珠遮挡,月蚀出现,魔气翻涌在幽冥川中,涌向人间。(九星连珠阴阳两面都贯穿,在幽冥川看到的是月蚀)
大地开始渗出魔气,地面花草开始枯萎腐蚀。天空中,魔气像是进入水中的墨滴,进入这个世界,高空飞鸟纷纷坠落。
召唤法阵中,出现一道巨大光柱,向天穹日蚀处奔涌。幽冥川一侧,光柱向月蚀发射。一瞬间,贯穿日月,光柱联通。
最后保护天地的九重天穹被烧毁,天穹融化,魔神露出巨大联控,眼睛充满整个天空,我们进入永恒的死亡和毁灭的魔界。
这是最悲惨的末日,气氛是绝望,悲惨的,世间一切悲剧都不能相比,毁灭,彻底的毁灭。
想看下同悲道发动后的世界末日吗?
- 【第一幕】:同悲道开,天地杀机
同悲道大阵启动,铺天盖地。从日蚀开始加热,蔓延到整个天空。映照的整个天穹也开始成赤红色,一瞬间,感觉天上的星宿燃烧起来,此时,天穹如锅盖,被同悲道大阵“加热”,天穹开始逐渐融化,开始出现破洞,从天空之上开始滴落石水。
- 【第二幕】天穹融化,魔神永视
天幕千疮百孔,天幕整个化成石水,变成天幕之熔岩,倾泻而发,大地之上一切都仿佛凝滞了。天穹消失,天空出现魔神的脸孔,眼睛充满整个天空,这原来是魔神的眼睛,它其实一直在看着人间。
五、 轻松的专题:
第一场:魔神出巡·九龙御车
魔神的座驾,也是史无前例的,以九龙御车,绫罗伞盖,威武雄壮,瞬间逼格拉满!
其中的御车魔龙,我们也是参考汉唐的龙形,而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明清龙形,更有古早传统文化的味道。
九龙御车出行的魔神
第二场:神界大婚·青鸾御车
神界大婚:桑酒冥夜大婚,青鸾御车,天女散花,彩霞铺路,仙乐飘飘,喜庆祥和。
第三场:澹台烬·心海
这是澹台烬的内心世界,是无法被触及的情感的所在,以心海的抽象方式呈现。
第1幕:无情的心海
心如止水的心海,六臂小魔神(可爱)抱着邪骨(珠子里)悬浮在曚昧未明之中,他在沉睡,头上有魔神光背,梦的丝绪在水中形成淡淡的涟漪,很缓慢,间隔很长。
第2幕:动情的心海
那一丝心动,小魔神身下水面律动开始加快,水下也开始有点点光亮。随着心动加速,水下开始浮现花朵,花朵上浮现露珠,气泡升向水面,发光形成情丝无数,随着情丝升起,逐渐变成花朵,天空也渐渐亮起,好像云开雾散。
第3幕:情开的心海
彻底情开的心海,一切都变成了花的世界,水面飘满了花朵,水下也是,四周的封魔钉石柱也逐渐被鲜花覆盖,小魔神反而好像石化变成了隐约可见人形的花球,这一切都太美好了。
六、 结尾:
《长月烬明》是我们花田概念(白马无界)从业7年来投入最大的一部作品,两个艺术指导,一个艺术总监,一个授权艺术家,近二十人的文学和美学团队,前后历时十个月。我们将世界观工作的作用不断深化到整个项目的设计阶段,跟各位团队的前辈和老师们一起,尤其是骆驼老师、黄薇老师、曾明辉老师、沈旭锋老师等,纯粹的为了做出一部优秀的作品而努力。
从《长月烬明》后,我们世界观团队的工作流程也更加完善,为各个创作团队的配合和支撑更加系统,今天将我们这一切过程和经验与大家分享,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教,更希望与国内的同行们一起成长进步,将世界观这个新兴的行业发扬光大。
感恩,在过程中支持和鼓励我们的朋友们!